新闻

2025年10月
教育传媒到校直击 九龙三育中学 - 2025年10月
校本课程启迪新质潜能 多元学习经历 促进全人成长
九龙三育中学是位于油尖旺的直资男女校,按基督教教育原则,灵、智、体三育并施,在德行、知识及体能各方面启导学生。学校以学生为本,识别学生才能,提供适切的课程,以装备学生应对未来。学校除提供传统学科,亦就社会发展趋势,为同学提供实用及多元化学习经历,透过校本课程,探索个人潜能,朝多元出路方向努力。梁咏梅校长深信,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,全校老师都健康快乐地成长,最终实现自我价值,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未来领袖。
推行跨界别专业合作 扩大同学学习领域
在全球各地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大潮流下,九龙三育中学自2019-20学年起,尝试将在智慧建筑、智慧城市及低空经济等领域广泛应用的GIS(地理空间资料技术)与BIM(建筑资讯模型)纳入正规课程中,成为香港首间提供同类课程的学校。
学校也积极与不同界别合作,先后跟几家资讯科技界别企业签订合作备忘录,例如跟Esri中国(香港)有限公司联手制定校本地理空间数据课程、开设老师培训及技术支援,同时协同其他社群推展GIS学习,此协作关系算是开中学界先例。另外,在香港科技园公司的牵引下,学校亦先后与园区智能机械人公司丰疆智能(FJ Dynamics)及绿创能源有限公司(Green Vigor)签署策略合作备忘录,共同推动创新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科技。
资深智慧建筑业界专业黄慧敏博士亦领导多位来自工程、建筑及测量专业的人士,为学校设立「烛天计划」(Project Luminary),引导学生认识智慧施工及建造业数字化科技;计划又设立专项奖学金,供在STEAM及工程学科上有优良表现之在校学生或毕业校友申请。
同时,学校积极与外界合作,扩展STEAM教学资源,调节企业商用技术解决方案成为中学生可理解的维度,再引入课堂中,让学生直接接触前沿科技,具体理解行业运作模式与科技趋势,为未来升学及职场的选择作好准备。
技能认证x实践应用 激发自主学习动力
学校以「技能认证x实践应用」为核心,推动校内STEAM教育发展。过去一年,学校重点开展GeoBIM教学,八成初中学生成功获得BIM Viewer初阶认证。该证书涉及建筑模拟、建筑领导力等实用技能,与建造业议会(CIC)相关标准衔接,为学生未来从事建筑设计、室内规划等工作奠定基础。同学更可向专业团体如香港建筑信息模拟学会(HKIBIM)申请成为Young Member,进而由课室向外跨出一步,得到与专业人士接触及学习的机会。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,学校还提供进阶培训。
九龙三育中学亦推行资优计划,尽展学生潜能,并参加各项校外比赛,2022年起,历年来在发展局「空间资料共享平台大奖」中屡获大奖。中三级同学参加香港建造学院举办STEAMX BIM建造模型创意设计比赛,获得初中组亚军。同学的建筑设计作品「紫荆之家」获得评审的高度嘉许。2022-25年,几年间亦在GIS Academy GIS应用比赛中囊括多个奖项,可见校本课程发展下来已累积了一定成果。
多元学习经历 拓展视野
为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,学校精心策划了多类游学与交流活动,聚焦技能学习与体验式成长,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接触新事物、提升能力。梁校长表示:「今年暑假,我们组织了日本福岗运动体育交流团,以校队成员为核心,在日本专门安排棒球学习课程。在当地专业场地与教练的指导下,从零开始了解棒球规则与技巧,沉浸式感受运动魅力。另一支团队则前往贵州参与榕江村超足球交流,我校学生成为首批参与该赛事的香港中学生。村超赛场规模宏大,可容纳数万名观众,对手虽同为中学生,却来自体育学院。虽然实力有点悬殊,但我校学生面对劲敌仍然抱着要『人生要有追球(求)』(村超口号)的精神认真踢,挥汗如雨……展现了优秀的运动员精神﹗」
在艺术领域,学校组织学生参与英国步操乐团交流活动。参与学生此前无步操乐团相关基础,但凭借对军乐的兴趣,主动投入九个月的专项训练。他们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学习军鼓演奏与步操动作。最终,学生在暑假前往英国利物浦,与友校步操乐团合作,在街头、市政厅等场所完成公开表演。整个过程中,学生不仅掌握了新技能,更在跨文化交流中提升了自信心与团队协作能力。
科技赋能 强化语言素养
学校积极引入创新工具与教学模式,助力学生提升语言能力与科技素养,适应新时代学习需求。英语教学方面,学校延续传统优势项目,在三位英语外籍老师协助下,学校每年都举办英文话剧公演,鼓励学生自主编排、表演,提升口语表达与戏剧创作能力。此外,外籍英语教师还开设西班牙语兴趣班,学生在学习新语言的过程中,不仅拓展了语言视野,还借助西班牙语与英语的发音共性,增强了语言学习的语感与自信。
为进一步提升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与针对性,学校引入AI教学平台,搭建学校专属登录入口,学生可在平台上自主完成英文模拟卷练习、口语训练。AI系统会即时批改作业并提供回馈,且不进行分数排名,消除学生的竞争压力,让他们能专注于自身能力提升。
学校还计划推广「英文AI互动机械人」专案,学生可亲手拼装LEGO机械人,并通过程式设计让机械人实现英文对话、朗读英文书籍、纠正发音等功能。这种「动手x学习」的模式,将英语学习与科技实践结合,既提升了学习趣味性,又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。未来,学校图书馆将进行改造,增设专属空间供学生开展机械人制作与英语互动活动,进一步优化学习环境。
营造温暖校园 关注学生身心成长
梁校长深知身心健康对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性,因此学校常驻两名社工与一名辅导员,提供充足的专业辅导资源。学校积极回应政府倡议,选拔学生担任「精神健康大使」,协助宣传心理健康知识;同时通过情绪管理课程、健康讲座等活动,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调节情绪。作为基督教学校,以堂校合作的模式,通过灵育课程与宗教活动,从精神层面给予学生关怀,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。
为营造温暖、有归属感的校园环境,学校允许学生在小息时段到图书馆与校园猫咪互动,或探望校宠松狮蜥,在学习之外获得心情纾缓的空间,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。
学校多年来一直均获基督教服务处颁发「关爱校园」殊荣,另自2021-22学年起,每年均获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「乐系校园」多项大奖,肯定学校在学际、情意连系等成长工作上的成果。2024-25学年更获「乐系校园」 飞跃进步大奖。
全周期成长支持 助力长远发展
学校注重对学生的全周期成长支持,从在校期间的职业探索到毕业后的升学与发展,均提供针对性指导与帮助,强化学生对未来的规划能力与母校归属感。在校期间,学校通过丰富的职业导向活动,例如邀请各领域从业者分享经验;开展工作坊让学生体验职业技能,引导学生思考职业方向。
针对毕业生,学校设立专项奖学金,覆盖大学阶段的学习与发展。若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成绩优异,均可向母校申请奖学金,体现学校持续对校友的关怀和支持。梁校长补充:「单是去年的毕业典礼,已有八位校友获颁奖学金,他们的进步经历也成为学弟学妹的榜样。」
对于在特定领域有潜力但缺乏资源的学生,学校透过资优计划,精准栽培,助同学实现理想。